APP下载
机会在手,求职信息实时掌握
    Alternate Text
    APP下载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小程序
首页 > 事业单位招聘 > 招聘详情

黄平县“四机制”化解幼儿园热点问题

分享至

近年来,黄平县坚持党建引领,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,实现农村幼儿园全覆盖,有效化解农村幼儿“入园难、入园贵”问题。

因地制宜,行政村独立建园。利用撤并后的村小、教学点等闲置校舍,举办幼儿小班、中班、大班或混龄班(人数少于30人),改造后办成独立幼儿园44所。对设置有小学或教学点的村寨,办成“小幼连贯制学校”,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,实现村小或教学点与当地幼儿园共办的格局。根据小学年级数,形成“3+3”或“3+6”(学前3年+小学3年或6年)模式。幼儿园和小学紧密联系又有适当距离,教学独立,食堂、运动场、图书室等资源共享。

分层管理,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。成立黄平县学前教育集团化层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,由教育行政部门、教研部门、县专兼职教研员,部分幼儿园园长组成。开展幼教集团资源整合研究,建构管理资源、优质课程、师资培养与流动共享平台。强化部门督导职责,构建县、乡、村小学三级督导机制,负责工作指导和年终考核,落实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。采取总园、乡镇中心园、农村幼儿园一体化联动管理,对农村幼儿园进行业务培训、教育教学、活动开展等指导。

扩充师资,提升幼儿教师素质。近三年,黄平县开辟了农村教师人才队伍补充的新机制,通过“特岗”计划和事业单位招聘幼儿教师249名,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。利用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平台、线下培训、集中培训、跟岗学习和送教下乡等方式,进行人才梯队培养,提升师德师风教育、幼儿教师基本素养、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等,让农村幼儿教师更便捷地学习,共享“龙头园”资源。

科学保教,防止“小学化”倾向。突出农村幼儿园特点,让幼儿走进大自然、感受大自然,将农村常见劳动场景、农作物种植、卫生常识纳入教学中,贯彻“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的课程理念。结合县域特点,各幼儿园积极将板凳舞、苗族歌曲、泥哨、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,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课外辅导教师,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浓浓的民族文化,形成特色园本教材,从源头防止“小学化”倾向。

通讯员 田昌玉

编辑 吴森楠

二审 杨忠

三审 赵军

专题推荐

进入关怀模式